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小技改释放大能量!陈李济2025年技改技革评审会干货满满

发表时间:2025-10-11 作者:文/范艳娟 图/麦楚聆 浏览次数:50

9月19日上午9点,陈李济公司四楼会议室座无虚席,2025年度技改技革评审会如期举行。公司领导班子、评审委员会评委、各项目发表团队及各分会代表齐聚,10个从基层一线“炼”出来的技改项目集中亮相,用“接地气”的解决方案,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升级给出了“实在答案”。

陈李济2025年技改技革评审会

此次评审会是公司工会落实技术创新部署的具体行动。早在年初,工会便发起技改技革项目征集,各分会职工踊跃参与,围绕生产流程、节能环保、设备优化等核心需求找问题、想办法,共收到40个申报项目。经评审小组前期材料审核、综合评分,10个“能落地、有实效”的项目最终入围现场发表环节,涵盖研发、制造、动力、设备、检验等多个关键板块。

“陈李济作为‘中华老字号’药企,‘匠心’既要守好传统,更要融入创新。”会议伊始,公司纪委书记林忆芬在动员讲话中提到,近年来医药行业对药品质量、生产效率、绿色低碳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技改技革正是应对挑战、实现突破的“关键抓手”。她表示,这次10个项目,是从40个申报项目中选出的“佼佼者”,更是全体职工创新智慧的缩影——从研究院优化药材消毒工艺,到制造部门升级生产设备,再到动力部门实现废水二次利用,每一个项目都瞄准了生产中的“堵点”“难点”,真正做到了“创新不悬空,解决真问题”。同时,她也寄语全体职工,要保持“敢想敢试”的闯劲,让创新成为岗位习惯;秉持“求真务实”的干劲,让成果落到实处;凝聚“协同联动”的合力,构建“全员参与、全域创新”的氛围。

公司纪委书记林忆芬作动员讲话

随后,10支项目团队依次登台,严格按照“8分钟发表+3分钟问答”的流程展开。制造一部的“全自动物料提升机”项目,直击人工搬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痛点,投用后不仅减少人力成本,还降低了物料转运损耗;动力支持部的“纯水系统排废水二次利用”,针对制药企业用水量大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废水资源化,既符合绿色生产要求,又为公司节省开支;检验中心的“人参(生晒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优化”,大幅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质量管控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撑……每个项目汇报都聚焦“改造前问题、改造方案、实际成效”,用具体场景和直观变化展现价值,评委们则围绕技术细节、推广潜力等深入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10支项目团队代表依次上台发表

评委现场提问

所有项目发表完毕后,评审委员会评委结合评分标准进行综合点评。总工程师伍柏坚为大家立足岗位敢闯敢试的劲头感到振奋,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全流程效益思维”,做好经济效益综合核算。要对接公司财务部门,把项目涉及的“全流程成本”“长期运行效益”等数据理清楚,确保技改成果,既“省当下”,又“利长远”。二要立足“持续改善”,把成果打磨得更完善。要认真梳理评委提出的意见,补充数据支撑、完善长期效益评估、拓展推广场景等都逐一落实改进,要追求“即改即得”的立竿见影,更要追求“持续优化”的长久价值,让每个项目都能在实践中不断升级,发挥更大作用。三要加快推进专利申报,让创新成果“保值增值”。将符合条件的技改技革项目申报为专利,既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又有利于项目团队的个人发展。

公司总工程师伍柏坚做综合点评

公司总经理张永涛对此次技改技革评审会做了总结,他指出从项目征集到最终发表,我们看到了三个“难能可贵”:一是“全员参与”的热情难能可贵;二是“扎根一线”的务实难能可贵;三是“协同联动”的合力难能可贵。同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三点要求:第一,要做好“成果转化”的文章,让创新落地见效。优秀项目要尽快制定推广方案,具备条件的要加快在全公司同类场景复制应用;还需要完善的项目要结合评委意见补充数据、优化方案,推动项目从“理论可行”走向“实际可用”。同时,要建立技改成果跟踪机制,定期评估项目投用后的效果。第二,要搭建“持续创新”的平台,让活力不断涌现。工会要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组织技改成果交流会、创新经验分享会,让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职工互相启发;技术部门要建立“创新问题库”,收集生产一线的痛点难点,为职工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公司也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不仅要奖励已落地的优秀成果,更要鼓励“敢想敢试”的探索精神,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地投身创新实践。第三,要涵养“全员创新”的文化,让匠心代代传承。要把技改技革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创新精神成为每一位陈李济人的共识;要鼓励老员工发挥经验优势,带动年轻员工参与创新,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更要引导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多问一句“能不能更好”,多想一个“有没有新办法”,让创新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让匠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公司总经理张永涛总结讲话

最后,公司领导分别为获得一、二、三等奖及创新奖的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参会职工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发表会为契机,继续立足岗位找问题、搞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一线智慧”。

公司总经理张永涛为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公司总经理张永涛为获得二等奖的项目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公司副总经理揭敏为获得三等奖的项目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公司总工程师伍柏坚为获得创新奖的项目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随着颁奖仪式的结束,本次技改技革成果发表会圆满落幕。这场没有华丽排场、却装满“干货”的会议,不仅展现了陈李济职工的创新活力,更印证了一个道理:扎根岗位的“小改进”,终将汇聚成企业发展的“大动力”。工会后续将整理优秀项目的经验做法,搭建交流推广平台,推动成果在各部门复制应用,让“小技改”释放“大能量”。

2025年技改技革项目评审结果

一等奖:

制造三部-黑老虎前处理生产优化升级

二等奖:

设备工程部-基于AI开发一款水处理标准操作小程序

研究院-金毛狗脊孢子消毒技术改进

三等奖:

制造一部-全自动物料提升机

制造二部-全自动大蜜丸蘸蜡机冷水槽升级改造

检验中心-人参(生晒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优化

创新奖:

制造二部-激光打码机进出料方式升级改造

制造二部-自主设计制造移动式可视烘干设备

制造三部-特氟龙耐高温纸在干燥工序中的应用

动力支持部-纯水系统排废水二次利用

优胜奖:

制造一部-车间基础设施优化项目改造

制造一部-自动薄膜包装机输送带调节装置

制造一部-自动分装线特长输送带电机改造

制造二部-六棍分粒机乙醇滴漏系统改造

制造二部-设计制造蜡液杂质过滤装置

制造三部-收料装置改进

制造四部-待分装丸桶外牛皮纸标签升级试验

制造四部-袋装分装设备机号标识

制造四部-加固标签打印的抽风管道

制造四部-瓶盖与瓶身输送带盖板

制造四部-三期激光打印识别剔除装置

制造四部-舒筋健腰丸大纸盒来货包装形式调整

制造四部-自制磁吸药粉领用提醒标识牌

制造四部-自制分丸机装量调节工具

生产制造部-不锈钢防撞条

生产制造部-纯化水管道临时收纳架

生产制造部-混合机除尘罩抽风挡板

生产制造部-酒精浓度检测报警仪

生产制造部-螺旋提升机支架改造

生产制造部-增加人流通道闭门器

生产制造部-药品成品批号“百年大计”

生产技术部-喉疾灵胶囊纸盒三期打印方式改进

生产技术部-玉屏风复合膜尺寸调整

生产技术、GMP办-优化培训资源,助力生产质量

药物警戒部-基于人工智能自动化文件格式转换与批量文件处理的程序

研究院-提高大蜜丸和小蜜丸的检测用样品供试液制备效率

检验中心-废气处理系统优化

检验中心-改善打印机卡纸问题

检验中心-降低生产检验用对照品的成本

动力支持部-提升五金劳保管理数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