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匠心淬技艺——广药集团在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多项荣誉

发表时间:2025-11-05 作者:范艳娟 浏览次数:6

在刚刚落幕的“樟帮杯”第四届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广药集团旗下百年老字号企业陈李济选派的精英团队凭借精湛技艺与匠心传承,在全国舞台上斩获佳绩:杨能英获二等奖、陈源获三等奖、刘颖思获优胜奖,广药集团赛区还荣获最佳组织奖,充分展现了广药集团在中药传统技艺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

初赛淬炼:36人竞技,陈李济精英突围

竞赛启动后,广药集团赛区积极响应,工会组织了36名职工参与系统培训学习,通过2轮选拔优中选优。8月30日至9月1日,赛区初赛在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举办,最终魏斌摘得一等奖,杨能英、陈源荣获二等奖,刘颖思、谢伟荣、郑鹏程等斩获三等奖。在这批经层层磨砺的选手中,杨能英、陈源、刘颖思携广药匠心奔赴江西樟树决赛赛场,魏斌、马学涯分别当选水泛丸和蜜丸的赛事裁判。

决赛亮剑:四大项目展技艺,广药传承显真章

决赛设置水泛丸制作、蜜丸制作、中药饮片切制、中药理论知识四大核心项目,这些竞赛项目与广药集团的传统工艺传承和产业发展紧密相连,每一项都承载着中医药技艺的千年智慧与企业的创新实践,也让我们看到:在中医药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技艺与理论正以竞赛为媒,在新一代中药人手中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水泛丸制作:是广药陈李济丸剂工艺的“基本功”。作为丸剂世家,陈李济从水泛丸工艺衍生出蜡丸、蜜丸等复杂技艺,其明星产品补脾益肠丸的制备就融合了水泛丸的精准控制逻辑,通过现代工艺优化实现“胃肠分溶”的独特疗效,为广药集团水泛丸类普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化提供了范本。

蜜丸制作:是陈李济的“传家绝技”。其首创的蜡丸工艺便是蜜丸工艺的创新突破。壮腰健肾丸的蜜丸原型经改良后,成为补肾类中成药标杆,也为广药集团蜜丸精品剂型(如安宫牛黄丸)的品质提升奠定技术基础。

中药饮片切制:是广药采芝林的“核心技艺”。作为广药集团旗下专注中药饮片领域的采芝林药业,其饮片切制工艺是集团中药品质把控的关键一环。采芝林深耕岭南道地药材加工,从广佛手、何首乌等药材的挑选,到切制前的精准软化处理,再到切片时的厚度把控,每一步都依托成熟的加工规范与质量管控流程,既保障片型均匀统一,又能最大化保留药材有效成分。这一工艺,是采芝林立足饮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从源头为“广药造”的品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药理论知识:是陈李济创新的“智慧源泉”。从蜡丸工艺的“密封防蛀”理论,到昆仙胶囊“补肾通络”的治则实践,中药理论贯穿其产品研发全程。广药集团通过技能竞赛强化员工理论素养,推动玉屏风袋泡茶在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理论突破,让传统智慧赋能现代医药。

品牌焕新:“长生”IP亮相,百年陈李济青春破圈

比赛期间,陈李济“长生”IP首次在全国公开亮相,以年轻态、时尚化的形象诠释中医药传承。该IP融合陈李济四百年蜡丸工艺元素与现代潮流设计,传递“守正创新、匠艺长生”的品牌理念,让中医药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破圈传播,也为擦亮老字号品牌注入新活力。

守正创新:广药陈李济的产品矩阵亮点纷呈

陈李济作为广药集团核心企业,是拥有四百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其产品矩阵在此次比赛展示厅精彩亮相,五大产品尽显中医药创新实力。

壮腰健肾丸:源于名老中医验方,获国家质量奖,位列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中成药补肾类第一名,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

补脾益肠丸:胃肠分溶型丸剂新剂型,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入选多项中西医诊疗共识,在胃肠疾病领域口碑卓著。

昆仙胶囊:科技部“九五”国家中医药重点科技攻关成果,获国家973项目支持,拥有8项国家与地区专利(PCT)授权,多次被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推荐。

玉屏风袋泡茶:陈李济独家产品,2025版《中国药典》收载剂型中唯一极大保留多糖的制剂,是全国首个获得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试验批件的中药改良型新药,在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优势显著。

新会陈皮:选用广东新会道地茶枝柑,建立新会陈皮品质评价体系,获8项发明专利授权,让“南药瑰宝”在现代科技赋能下焕发新活力。

此次参赛,陈李济以技艺争锋彰显广药实力,以“长生”IP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未来,陈李济将继续以匠心为核、创新为翼,在中医药现代化征程中续写百年品牌的时代新篇,为广药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中医药企业贡献更多“陈李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