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在京启幕!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亮相中国非遗馆
2025-07-22
7月1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联袂主办的“岭南非遗,匠心守艺: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盛大启幕。这场以非遗为纽带的文化盛典,将岭南大地孕育的中医药瑰宝推向国家级展示舞台。
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原会长房书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刘魁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启动仪式现场
三馆联动发力,岭南中医药文化共话新篇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三馆联动”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中医药文化传承,在业界尚属首次。
李小军表示,此次活动是广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是积极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大力推动老字号振兴的有益尝试,更是立足岭南、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的重要文化传播节点。岭南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是广药集团弘扬南药文化的重要抓手,未来将开展更多文化主题活动,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
李小军致辞
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伟出席活动,并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陈李济的传统中药文化。他提到,陈李济因“诚”而立,四百余年来,“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的企业古训被世代相传,“古方正药、真材实料”的宗旨更是深深融入每一代陈李济人的血脉。所谓“古方”,是中医在数千年实践中积累的经典验方,陈李济的乌鸡白凤丸、养心宁神丸等知名药品均源自于此;而“正药”,则意味着坚守道地药材——只选用特定地域产出、品质优良、疗效显著的中药材,至今,陈李济仍坚持“非道地药材不用”,用真材实料守护药效。正是这份对“诚信为本、同心济世”理念的坚守,让陈李济得以历经425年风雨而一脉相传,成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药老字号之一。历代陈李济人始终以“济世”祖训为指引,在“正”字上倾注心力,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启动仪式上,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项目传承人揭敏作为岭南中医药非遗传承人代表,发出“岭南技艺,匠心传承”的倡议,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揭敏(右三)作为岭南中医药非遗传承人代表倡议
老字号陈李济亮相非遗市集
本次“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特别设置了为期6天的非遗市集,陈李济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携核心非遗技艺“首创蜡丸”制作工艺及“百年陈皮”的独特文化与技艺亮相。现场不仅有非遗活化体验活动,还向观众传递非遗保护理念,让大家在互动中感受岭南特色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岭南中医药非遗与技艺活态展示区域,陈李济别出心裁地将“百年陈皮”的非遗文化韵味,与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养生茶道、香道及古琴文化相融合,打造了一场集视觉、嗅觉、听觉于一体的时尚中药健康养生盛宴,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
此次“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周”的举办,不仅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了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非遗传承与中医药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活动的持续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到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来。而以陈李济为代表的老字号,也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坚守匠心,传承好、发扬好传统中药文化,让岭南中医药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