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南方都市报】南药的“药匣子”到!看岭南中医药文化如何走入《珠江人家》

发表时间:2023-11-13 作者: 浏览次数:585

 

11月9日晚,粤产年代传奇大剧《珠江人家》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大结局。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这部由高满堂任总编剧,吴斌执导,柳桦编剧,杨烁、张翰、郭晓婷等主演的粤产剧,自10月15日开播至今,《珠江人家》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的收视率持续上扬,最高收视率已突破3%,目前暂居2023年央视一套黄金档剧集收视冠军宝座。
令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饱满的戏剧张力融汇一体,《珠江人家》匠心独运,从小人物的成长历程出发,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深入描绘岭南风土人情,将岭南文化融作故事的精神内核,娓娓道来一段震撼人心的家国传奇。
这也是这部剧最精彩的看点:剧中,杨烁、张翰、郭晓婷饰演的陈家三兄妹性格各异,大哥沉稳英勇、二哥热血仗义、三妹俏皮灵动,他们通过各自不同的成长际遇,展现粤中医药、粤菜、粤剧的开放、创新与包容,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剧情的同时,也直观感受到独特的岭南文化。
11月7日,继接连组织了两场粤剧、粤菜媒体交流会后,主办方特赶在大结局到来之前,在广州陈李济中药文化园,组织了一场粤中医药媒体交流会,邀请了多位粤药指导专家现场详解粤中医药文化精髓。
为展现粤中药文化精髓
“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都‘搬’了过去”
为了让电视剧的内容经得起推敲、检验,《珠江人家》主创团队深入广药集团调研,走入“岭南中医药活化石”之地,探访学习中医药文化,并邀请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的传承人,即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洪超和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国强作为这部剧的粤中医药指导专家。
在专家的带领下,记者在广州陈李济中药文化园,看到了很多中医药炮制工艺,这些工艺都被原模原样地复制到拍摄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剧组团队几乎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都‘搬’了过去!”莫国强分享说,剧组很用心地布置陈李济中药铺的各种场景、道具,特别是那些手工操作的道具,很难买到,结果都布置出来了。
所以《珠江人家》所演示的中医药文化可究可考,相当于从侧面把非遗影像化,对于客观真实还原岭南中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颇具史料价值。石洪超也表示,不论是视觉呈现,还是专业把关上,都有经过严格审核,从制药工具、产品老包装、宣传资料、炮制技术、生产工艺、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
以剧中出现的做蜡丸场景为例。石洪超介绍,蜡丸是保存药物的重要“工具”。当时的陈李济在南药制作工艺上已较成熟,其吸取以往的中药包装制作经验,首创了蜡丸制作工艺,将蜂蜡与木蜡混合铸成“蜡壳”,并将药丸裹在“蜡壳”中,再用蜡密封,这样可久存不变质。
“粤中医药文化”戏份突出
揭晓广东老字号药企民国史故
回到剧中,故事甫一开始,十大广药之一的陈皮晒制过程与陈李济老药铺交替出现,随着剧情的深入,广东老字号药企的身影不断涌现。
《珠江人家》所在的民国时期,是岭南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新会陈皮、乌鸡白凤丸等剧中陈李济药铺伙计口中的各种中药丸都是老广们耳熟能详的中医药产品,多数来自这些老字号药企的秘方研制,背后关联着一段璀璨的粤药文化史。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岭南中医药作为中医药重要支脉,绵延数百年,从未间断,其中凝聚的岭南先贤的智慧与心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仅广药集团就拥有12家中华老字号,其中10家历史超过了百年。剧中展示了包括“陈李济”“王老吉”等多个岭南中医药品牌,以及“王老吉凉茶”“华佗再造丸”“安宫牛黄丸”“保济丸”“白云山板蓝根”“小儿七星茶”等多个岭南名优中药产品。其中的陈李济作为广东中医药的老字号品牌,创立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00年),距今有423年的历史,被吉尼斯认证为“全球最长寿药厂”。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我自己看了都很上瘾!”看到《珠江人家》热播,李楚源啧啧称赞,但更令他开心的是,看到粤中医药文化通过《珠江人家》走入更多的人家。